主页 > imtoken安卓官方版 >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前景、风险与对策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前景、风险与对策

imtoken安卓官方版 2023-12-26 05:13:50

自 COVID-19 爆发以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对数字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按钮。各大央行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纷纷开始加快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和测试进程。跨境支付正成为CBDC的重要探索方向。 CBDC跨境支付可以大大提高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提高国际经贸往来的支付结算效率,但也面临诸多潜在风险,其发展模式和我国应对措施需要深入研究和演示。

一、央行数字货币已成为必然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CBDC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逐渐从概念走向实践。回顾货币的演进历程数字货币支付时代已来临,全球货币走向数字时代已是必然。

自 17 世纪以来,全球货币已从商品货币(黄金和白银)转变为纸币,从可兑换信用货币(银行票据)转变为不可兑换的法定货币。货币形态的改变取决于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不仅大大降低了资源成本,而且提高了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商业银行起源于中世纪的意大利。金匠发行存入黄金的收据和仓单,成为最早可兑换的“信用货币”,银行票据逐渐流行和发展。然而,这种私人形式的货币面临着潜在的风险。从 1836 年到 1863 年,历史上被称为“自由银行时代”,美国各州特许的商业银行发行纸币并提供兑换支持。商业银行经营不稳定,纸币信用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存在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兑换困难等诸多问题。

在此背景下,信用货币逐渐从银行票据转向央行法定货币。最初,中央银行发行不可兑换的法定货币,主要用于战争融资。例如,瑞典中央银行为七年战争发行了不可兑换的法定货币,以及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行的大陆硬币、法国大革命的纸质凭证等。在此期间,法定货币往往与高通胀挂钩作为征收“通货膨胀税”的一种手段。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央行开始“垄断”货币发行权,统一货币公共产品,提高多种私人货币并存的系统性风险,创造货币政策体系,规范经济金融运行。

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并提高了成本、效率和安全性。之前的货币转型是由市场需求驱动的,技术变革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在新技术革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私营部门加密货币“泛滥”的背景下,CBDC在成本、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将更上一层楼,将带来下一轮货币和甚至经济和社会的变化。

对数字货币的认知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目前,加密数字货币是主流概念。英国央行将加密数字货币定义为分布式账本技术产生的数字货币,并指出比特币是历史上第一个加密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或 CBDC。国际清算银行 (BIS) 将 CBDC 定义为央行货币的一种数字形式,不同于传统的准备金或结算账户余额,是央行的直接负债。我国进一步将数字人民币定义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经营机构经营,基于广义账户体系,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相当于人民币,具有价值特征和合法补偿。性。

近年来,全球央行加快了对CBDC的探索。 BIS最新调查显示,近五年来,越来越多的央行或货币当局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CBDC的研究和实践(图1)。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约 86% 的央行或货币当局已开始研究 CBDC,约三分之二的央行正在开展 CBDC 试验或试点,美联储已从相对消极的态度转变为对 CBDC 的谨慎评估。数字美元项目。鲍威尔指出,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美联储预计将于 2021 年第四季度发布 CBDC 报告。欧洲央行加速数字欧元的研发。7 月2021年,欧洲央行理事会就数字欧元达成协议,启动为期两年的“调查阶段”,数字欧元将成为现金的补充而非替代品预计五年内投入使用。日本央行正式启动数字货币验证测试。第一阶段重点对CBDC的发行、流通、交换等核心功能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第二阶段将针对CBDC进行更详细的分析。瑞士国家银行和金融基础设施运营商 SIX 的附加功能正在合作开展 Helvetia 项目,以探索批发 CBDC、新证券结算平台(SDX)和现有中央银行支付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此外,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央行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测试。

图 1:接受调查以研究和试验 CBDC 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的比例 (%)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前景、风险与对策

二、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可能性及最新进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跨境支付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跨境支付系统存在诸多问题。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将其分为四个方面:成本高、速度慢、门槛高、透明度低。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现有的跨境支付大部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SWIFT等信息传输平台,利用全球机构网络实现,涉及多个司法管辖区的不同实体。跨境支付机构 准入门槛高、竞争程度低、交易链长、数据处理能力有限、支付程序和合规检查繁琐、国家、地区和平台间运营时差、数据格式碎片化、货币兑换率高成本问题。

跨境支付正成为CBDC应用的重要探索方向。如果数字货币延伸到区域和国际层面,CBDC跨境支付将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一方面,CBDC采用点对点传输模式,减少中间链,降低支付成本,提高便利性和安全性,进而提高国际交易的支付结算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和技术设计,CBDC可以提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对接兼容性,实现24小时运行,解决时区错配问题,降低交易对手风险。 2020年,G20宣布将解决现有跨境支付摩擦和完善支付生态系统作为优先事项,提出积极利用新兴支付基础设施和技术。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和 BIS 创新中心也在积极跟进这项工作,探索 CBDC。跨境支付的可行性。根据 BIS 调查,截至 2021 年第一季度,超过一半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认为跨境支付效率是 CBDC 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目前,一些央行和国际组织已经展开CBDC跨境支付探索,研究合作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mCBDC 桥梁项目。 2019年,香港金融管理局与泰国银行联合启动了Inthanon-LionRock项目,重点发展区块链跨境通道网络,实现跨境外汇交易在批发层面的同步结算。在此基础上,BIS创新中心牵头,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参与。增强金融基础设施和支持多币种跨境支付的潜力。

邓巴项目。 2019年,加拿大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合作Jasper-Ubin项目,利用哈希时间锁定合约技术连接各自的区块链项目,完成CBDC跨境支付实验。在此基础上,BIS创新中心牵头,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澳大利亚央行、马来西亚央行、南非央行联合启动邓巴项目,旨在发展新型连接模式和多CBDC结算平台,允许金融机构直接在共享平台上实施。 CBDC 支付交易。

汝拉计划。 2021年6月,法国银行和瑞士国家银行宣布联合试行欧洲首个跨境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服务BIS创新中心Jura项目,以及瑞士UBS、瑞士信贷、Natixis、瑞士证券交易所和金融科技的运营商。 R3公司等私人机构也参与其中。项目重点探索批发市场,而非日常零售交易,在DLT平台上实现CBDC跨境支付结算,通过DvP机制将金融工具转换为欧元批发CBDC,再通过PvP机制将欧元批发CBDC转​​换为瑞士法郎批发CBDC。

Aber 项目。 2019年,沙特阿拉伯中央银行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联合启动了Aber项目,旨在促进两国CBDC的跨境结算。 Aber项目分为三个阶段,试点范围已扩大至6家商业银行。目前,该项目已完成CBDC跨境支付的技术验证。下一步将提高现有系统的安全性,提供基于DLT技术的支付渠道,扩大Aber项目测试范围,探索债券等其他资产的结算。

史黛拉计划。 2016 年,日本银行和欧洲央行联合启动了 Stella 项目,旨在评估 DLT 的适用性以及该解决方案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 2021年第三期,Stella项目将在前两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跨境账本支付协议分析全球互操作性,重点探索跨境支付的创新解决方案和使用安全性。新技术。

三、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潜在风险

目前,CBDC相关的研发项目大多集中在国内和零售层面,虽然各国央行已经进行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但仍存在担忧,交叉的位置和方向- 边境支付不明确。根据 BIS 的调查,大约 25% 的央行正在考虑是否允许非居民使用 CBDC,只有 8% 的央行正在考虑在其他司法管辖区使用国内发行的 CBDC。除技术标准、基础设施等因素外,CBDC跨境支付仍面临诸多潜在风险。

(一)货币替代风险上升

尽管货币替代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约18%的经济体持有超过50%的外汇存款,但数字技术将进一步加剧货币替代趋势。 CBDC的跨境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外币的可获得性,降低持有和使用外币的成本,并且在支付和金融交易领域,本币,特别是对于高通胀、高负债、汇率的震荡国家的当地货币具有很强的替代效应。

CBDC 货币替代带来的风险是双向的。对于 CBDC 发行国而言,与传统体系相比,外部 CBDC 需求变化会更快,更多地传递到该国,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干扰金融稳定。对于CBDC接受国来说,货币替代影响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削弱央行的政策传导效力,从而更加依赖CBDC发行国。它的溢出影响。

但是,CBDC 货币替代的风险是不平衡的。 CBDC先驱国家往往是发达经济体和主要货币发行国,具有更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基础设施和外部网络,具有抵御和应对货币替代风险的能力。然而,大多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CBDC研发方面相对落后,经济和技术实力有限,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已经处于边缘地位。 CBDC跨境应用将加剧新兴市场对主要货币的依赖,导致“数字美元化”,可能会放大其内部系统性缺陷。

在此背景下,国际货币格局面临调整。国际货币格局演变是一个长期过程,其综合国力、金融广度和深度、制度和政治稳定性等基本驱动因素变化相对缓慢。数字技术和CBDC的跨界应用将在这些内在驱动因素的基础上产生影响。推动国际货币结构调整。一是强化网络外部性。如果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率先数字化,则凭借广泛的用户基础和较低的使用成本,固有储备货币的地位将得到加强。二是科技会催生新的储备货币,一些货币可以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在特定领域和地区实现国际地位的提升,带动自我强化的趋势。三是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政治经济联系更密切的经济体可率先跨界使用CBDC与合作,实现区域CBDC一体化,进而推动经济金融合作。在此基础上,IMF补充储备机制等国际货币秩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和调整。

(二)资金流动风险加剧。

资金流动是短期的和复杂的。 CBDC的跨境使用可以降低资金流动成本,提高支付流通的便利性,但也会带来更大的传染风险。在此背景下数字货币支付时代已来临,未来全球资本流动将变得更加短期和高度波动,推动杠杆率和估值效应增加,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和经济发展。连锁反应。如果各实体直接参与跨境支付,影响资金流动的因素将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难以预测。

外汇管理体系面临挑战。随着资金流动传染风险上升,本外币CBDC无序流动将加剧汇率等金融波动。同时,外币CBDC交易和持有成本的降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个人和企业的外币风险敞口。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许多经济体对境内外币交易的使用没有限制,只有26%的受访央行有此类限制。然而,近三分之一的央行表示,如果外币 CBDC 在境内广泛使用,他们可能会重新考虑外汇限制。此外,在数字货币的加持下,避税、反洗钱等违法行为可能会“失去监管”。

(三)变更和运营成本高

CBDC跨境支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将突破甚至颠覆现有的系统框架,带来代价高昂的变革和运营成本。

固有的货币银行两级体系正面临冲击。虽然在设计和定位上存在差异,但不可否认CBDC将不同程度地分流商业银行存款及相关业务。尤其是在危机期间,CBDC可能会加剧存款流失,增加银行挤兑风险。如果银行失去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就不得不转向债券市场等其他渠道获取资金,这将对信贷融资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CBDC跨境支付可能会挤压部分银行业务,加剧银行竞争和重组,网络大的银行可能会获得优势,资本集中度可能会空前增加,增加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

金融政治化的风险不容忽视。从国内来看,CBDC的开发和运营成本巨大,国家需要大规模的资金、设施和机构投资,央行的角色也将发生变化。从国际上看,CBDC跨境支付意味着对用户信息的前所未有的收集和控制,这将加剧数据治理失衡,引发新一轮的霸权垄断。 CBDC 也可能成为网络攻击和州际博弈的新权重之一。

四、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路径与前景

理论上,CBDC跨境支付可以通过前端零售和后端批发实现。在前端零售中,一个国家的零售CBDC可以提供给国内或国外的非居民,相关实体可以持有多种CBDC,类似于现金的功能。例如,60% 的美国纸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销售,并在区域内持有和使用。零售 CBDC 与当前基于账户的支付系统完全不同,其跨境支付需要对适用区域、用户身份和准入条件进行限制和设计。在后端批发、技术、市场结构、法律特征等方面,设计系统框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CBDC互通性,实现使用CBDC跨境支付,即mCBDC安排。

从长远来看,mCBDC安排更可行,成为全球跨境支付安排。

跨境支付的发展方向。在CBDC跨境支付方面,零售前端和批发后端两种方式并不相互排斥。它们在不同层面发挥作用,需要相互配合,推动建立CBDC跨境支付体系。但从长远来看,零售前端的方式很难单独实现,通过mCBDC的安排实现跨境、跨币种的互通是必然的。 mCBDC 安排没有建立与本国货币竞争的新记账单位,而是着力于设计一个可以接入和互联互通选项的国家间 CBDC 安排,有效促进 CBDC 跨币种和跨境支付,提高全球支付和结算系统。

目前,CBDC跨境支付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参考 BIS 和相关国家研发实践,mCBDC 安排有三种模式选择。

首先,它与CBDC系统兼容(mCBDC Arrangement Based on Compatible CBDC System)。在兼容模式上,mCBDC安排制定通用技术标准,包括信息格式、数据要求、加密技术等,整合和完善传统支付渠道和平台,降低跨系统运营成本。这种模式对传统制度的破坏性较小,但统一技术标准和调整法律框架将是一个长期的协调过程。

第二个是互联CBDC系统(mCBDC Arrangement Based on Interlinked CBDC System)。在互联模式下,mCBDC安排通过技术或制度“接口”实现不同CBDC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在具体操作中,系统互联需要共享分布式账户等技术接口,或者引入可信中介作为“超级代理”,建立共同的清算机制。欧元区、日本、英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都提出了这样的想法。然而,CBDC系统的互联不仅涉及安全、效率等问题,还取决于相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协调。

第三种是单一的CBDC系统(Single mCBDC Multi-Currency System)。在单一模式下,mCBDC安排建立一体化体系,制定单一技术标准,实现多种货币的跨境使用。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泰国银行共同推动的Inthanon-LionRock项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mCBDC Bridge项目就是这种模式的实例。单一的CBDC体系可以大大减少跨境支付的摩擦,促进区域货币合作,但也会增加CBDC管理的复杂性,对各成员的金融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未来一段时间,mCBDC前景不明,三种模式可能在不同的司法管辖区或合作领域共存。

五、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CBDC并取得重大进展。 2014年至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组,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工作。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打造了中国第一代法定数字货币概念雏形,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率先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并于2020年11月将试点范围扩大至上海、海南、长沙等地。截至上半年2021年,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132万个,涵盖生活支付、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累计交易超过7070万笔,价值约345亿元。

从长远来看,数字货币时代已经到来,CBDC的跨境使用将在不久的将来逐步实现。我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在新一轮国际金融秩序变革中稳步提升货币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一是稳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试点,加强相关技术理论研究。我国要继续稳步推进数字货币发展,总结前期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区域和场景范围,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优势,优化数字人民币方案体系密切跟踪与CBDC相关的新技术和趋势,特别是加强基础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强理论研究,科学评估CBDC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就CBDC和mCBDC安排与现有设施的互操作性、央行作用、资本控制机制、金融监管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同CBDC跨境支付类型的优缺点。 .

二是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平衡。根据欧洲央行的公开咨询报告,市场参与者高度关注隐私、安全和广泛的可用性。国内和跨境 CBDC 支付需要用户识别和数据信息处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也需要收集交易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隐私保护相矛盾。我国CBDC需要定位为“可控匿名”。域、编程实现不同程度的匿名管理。推动制定相关制度和法律,加强数据治理和信息保护,打击非法跨境数据流动,出台跨境支付服务相关制度,完善支付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确保法律制度框架与支付系统协调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同时,优化金融监管体系,从中介监管转向网络监管,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使用全流程覆盖。

第三,立足中国国情和市场需求,探索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模式。目前我国数字人民币定位为零售CBDC,是一种以现金为基础的支付凭证,集中管理,两级运作。未来,我国将结合基本国情和数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序探索CBDC跨境支付模式和结构。大方向上,我国应走从国内到跨境、从零售到批发、从贸易到金融的基本路径,努力打造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在业务结构上,我国应继续完善以账户为基础的两级模式,明确央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分工,维护央行的监督管理职能和中心作用商业银行在中介过程中,注重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遏制新的数据垄断、数据滥挖、滥用等无序扩张趋势。在跨境支付模式方面,我国应率先试点前端零售方式,通过身份识别向特定区域的入境游客和商务旅客开放,然后逐步扩大适用范围,探索国外CBDC与后端批发跨境交换机制 可以从商品和服务的支付结算开始,逐步扩展到金融交易和相关基础设施对接。

第四,客观认识CBDC的作用,研究数字货币时代资本流动和外汇管理的新框架。在数字时代,CBDC会加剧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不可能三角”更倾向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CBDC不能消除外汇兑换的需要,特别是在跨境支付方面,央行需要探索提供直接流动性的途径,研究CBDC兑换机制,确保外汇交易和结算的顺利运行。同时,央行需要用好CBDC的“双刃剑”,考虑规划设计适度限制境外使用的范围、规模和渠道,重塑资金流动管理机制,避免数字监管规避和套利,优化交易验证机制。 ,实现货币资金“精准”监管。 In addition,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oordinately determine their respective jurisdictions, set basic parameters of wallets or networks, formulate compliance screening requirements such as FATF in the new era, and jointly combat international illegal acts.

Fifth,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nd lea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CBDC framework. CBDC and its cross-border use is a major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that relies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advance. Our country needs to thoroughly demonstrate the mCBDC participation model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and risk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BDC cross-border payment system in a direction that is in line with our national interests. On the path, my country can follow the order of practice from domestic to overseas and from regional to global, with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SEAN, RCEP, and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s breakthrough points, and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project, to research and test CBDC cross-border Payment and settlemen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risks of currency substitution and capital flow, but also promot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ooperation in the region. At the same time, my country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of CBDC-related multilateral projects, explore end-to-end, frictionless payments for CBDC,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systems in terms of technology, platform, data, etc., clarify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different subjects, and promote supervision and Policy coordination will strengthen my country's digital currency leadership and financial voice in a new round of reforms. (Author: Zhao Xueqing, Bank of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